传统电能表简介
电能表是感应式机械电能表(简称机械表),它是通过电场产生磁场,对转盘产生一个力矩而计量电能的,传统的机械表只是作为电能计量仪器使用,功能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而且其稳定性、精度、灵敏度方面都比较难控制,需要定时做校调;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式电能表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从计量到数据处理都采用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器件,从而取消了电能表上长期使用的机械部件,使得电能表的体积大大减小,可靠性、精度大大增强,而随着单片机、智能芯片在电能表中的运用,使得电能表有了更多更强的功能,于是又发展出了可以白天夜晚分时计量的分时电表、智能IC卡预付费电表、具有红外抄表和异地抄表功能的电表、防电表等这些多功能电能表。
但是这些多功能电能表与意义上的智能电表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智能电表该是什么样的呢?
智能电能表要求
1. 需要具备双向电能传输和计量功能
作为电网的入户接口,一方面电网的通过智能电表将可靠、高质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上;而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许多分布式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已经在用户端获得了充分的使用,这种微型分布式能源也可以通过智能电表反馈到电网中,与电网实现并网。所以智能电表需要具备双向电能传输和计量的功能。
当然借助智能电表内部MCU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智能电表还可以进行可靠的电能管理,比如分时管理、用户用电情况分类管理、很大负荷控制等等。通过这些管理为一些高耗能的设备从用电高峰时段转到非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实惠折扣,实现错峰避峰用电,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也为用户节省开支。
2. 需要具备双向通信功能
这个双向通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能电表与用户交互终端的双向通信,另一个就是智能电表与配电网之间的双向通信。作为用户终端与电网的衔接单位,智能电表可以对用户使用终端的用电情况进行管理,而用户终端可以将实时的将用电情况反馈给智能电表;而配电网这边,智能电表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将用电发给配电网,配电网又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对智能电表进行实时调控。
目前智能电表与用户终端的通信主要通过如ZigBee、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还有一些专用总线,如M-Bus以及电力线调制解调方式来实现,用户终端则通过能源网的关与智能电表进行互联;而智能电表与远端的配电网之间的通讯方式也有多种形式,如电力线路的载波通讯(PLC)、无线网络通讯(WiMax、OFDM等)、通信网络通讯等。这边也顺便提下,借着“智能电网”这块金字招牌,国网也在建造自己专属的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相信在未来几年国网有可能构建除中国移动,广电之后的五张光通信网络。
3. 负荷开关的控制功能
借助远程通信功能,用户在异地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对家里的各种智能负荷,如空调、洗衣机、冰箱、照明等实现远端开关控制,同时通过智能电表的远端通信功能还可以实现异地监控和提示。
当然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智能电表还没有广泛接受的定义,很多概念不完善或还不明确,这也是为什么国网智能电表企业标准实施才两年多就得多面修订的原因。但是满足上述三点要求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智能电表了。
智能电表发展情况
智能电表的概念近几年可以说炒的很热,表面上看,是电网、南方电网这些机构在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智能电表的安装及改造,但是实际倡导“智能化”的却是在电子领域有着核心技术的半导体巨鳄们和一些大型的IT企业。
智能电表市场展望
智能电表的出现很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表肯定也将进入千家万户。但是智能电表带来的问题同样也不容忽视,比如其发射的无线电波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是否会对生物系统造成破换,智能电表的应用是否会造成隐私的泄露等等,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同样,智能电表的推广也是传统电力行业与新兴电力厂商——如半导体厂商、IT厂商利益较力的一个过程,这势必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阶段;另外,智能电表的大规模应用是否会对生活造成影响,自动抄表代替人工抄表后使得富余下来的大量人力如何处理等,这些都是智能电表在推广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扫一扫